虽然嘴上没指名道姓地把她骂个狗血淋头,但那句“个别同事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,急功近利,盲目操作,给公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”,在场的每一个人,心里都跟明镜似的,知道这话说的就是谁。
林菲菲倒是还想垂死挣扎一下,试图辩解说那些要命的材料是我的,她只是“出于好心”帮忙整理了一下。
但是在“她主动发现并上交U盘,并积极邀功”这个铁一般的事实面前,她那点苍白无力的辩解,听起来更像是在想方设法地推卸责任,越描越黑。
没过几天,林菲菲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,蔫头耷脑地递交了辞职信。
后来我断断续续听说,她想重新找工作,但因为这次竞标失败留下的“光辉事迹”,再加上圈子里早就传遍了的那些关于她“品行不端”、“爱搞小动作”的各种八卦,整个过程那叫一个艰难曲折,基本上算是彻底在这个行业里“社死”了,想翻身?
下辈子吧。
而我呢,因为在竞标前期的准备工作中“贡献突出”(毕竟那份核心方案是我辛辛苦苦熬夜写出来的),再加上事后“认错态度诚恳”(我特主动地向总监承认了自己“保管重要材料不当”的“工作失误”,并且声泪俱下地作了深刻检讨),总监最终也只是不痛不痒地批评了我几句“以后做事要更严谨细致一些”,这事儿就算这么轻飘飘地过去了。
甚至,因为林菲菲的黯然离场,我还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她之前负责的那一部分工作,隐隐约约地,还有了点要被提拔重用的意思。
办公室里关于林菲菲的那些风言风语,渐渐地也就平息了下去,取而代之的,是对我各种意味不明的揣测和议论。
有人说我这人运气好得邪门,总能在关键时候化险为夷;也有人说我这人手段高明得可怕,不动声色之间就能把麻烦解决得干干净净;还有那么些人,私底下悄悄议论,说林菲菲那点不入流的小伎俩,在我面前简直就是主动送上门来的“人头”。
这些话,我听了,也只是一笑置之,不置可否。
有一次,那个平时跟我关系还算不错的同事陈悦,趁着四下无人,小心翼翼地凑过来问我:“宁檬姐,林菲菲那事儿